本篇文章2897字,读完约7分钟

跟随红军长征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贵州省遵义市凤翔镇华茂村。华茂村曾被称为不毛之地,是一个贫穷贫瘠的地方。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的访问使华茂村以扶贫闻名。

沟坝村距花茅村仅3公里,有著名的红军长征沟坝会址和展览馆。自2014年以来,遵义市以发展红色旅游为契机,将红色文化、田园风光和陶瓷艺术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极大地改变了村庄面貌,华茂村成为著名的扶贫示范村。昔日的荒芜不毛之地,如今成了一座“看山、看水、怀乡”的美丽花园。

过去,被遗弃的茂田变成了一个富裕的村庄

在华茂村,王志强的“红房子”农舍尤其引人注目。红色的柱子和白色的墙衬托出雕刻的木窗,宽敞的庭院堤坝上有几张桌子、椅子和长凳。秘书长习近平2015年6月访问他家的照片也挂在墙上。

王志强是第一个尝试在华茂村创办农家音乐的人,也是依托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2014年,华茂村被遵义县列为创建“农家四美乡”升级版试点,启动新农村建设升级工程。王志强用他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翻修了他的老房子,建了一座农舍。随着华茂-沟坝-土城红色旅游线路客流的增加,王志强的农家乐越来越繁荣。去年总书记到家后,他的“红房子”在全国流行起来。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华茂村有1345户人家和4590人。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648元,2015年达到1.2万元,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

曾经贫瘠的土地是如何变成今天富裕的村庄的?华茂村党委书记潘表示,一些村民就地创业致富,一些村民就地打工赚钱,还有一些村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这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2008年以来,新农村建设通过整治村容村貌和修建道路,为推进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红色旅游热的兴起和人气的繁荣为当地村民创业提供了土壤。如今,王力可志强已有100多名村民创业,其中42家乡村酒店和10家农舍近两年相继开业。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一些村民选择在当地企业工作。王志强的农舍雇佣了近10人,平均月薪近3000元。然而,村里的李满伟投资了3000万元修建了大健康(爱基,净值,信息)健康工业园,该园区雇佣了村里60多人,包括村里的一名残疾人。更多的村民利用出让土地集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红色文化、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华茂村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起初,大米只够全家人吃。现在,通过改进质量和方法,已经发展了诸如“米+鱼”和“米+虾”的混合农业。村民生产的无公害小米在市场上可以卖到18元。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现在,村子里只有67户人家和167个人还没有摆脱贫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疾病和残疾而贫困。村里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扶贫计划,并力争今年摆脱贫困。”潘自信地说道。

在乡村打造美丽的名片

走进华茂村,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座青山绿水的田园诗般的农舍,一股淡淡的美丽乡愁扑面而来。

王世刚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被这种乡愁所吸引,想回家创业致富。王世刚15岁就去广东、江苏等地工作,已经流浪了22年。去年,当我第一次回到久违的家乡时,我被家乡的田园美景所震撼。他果断地放弃了在云南普洱的生意,决定在家乡投资。去年,王世刚投资200万元,转让了60多亩土地,建了50多个草莓采摘温室。当年实现利润数万元,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70万元。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华茂村的陶瓷文化艺术街将游客带入陶瓷艺术世界。“现代人喜欢朴实的东西。几块钱可以买一个精美的瓶子用于工业生产,但许多人仍然愿意花钱买陶器手工艺品。”制作陶器的华茂村的母亲说。

华茂村制作陶器已经有100多年了。过去,村子里95%以上的人都做陶器。1915年,他们在巴拿马因愤怒地投掷酒瓶获得金牌。当时华茂村做了装酒的土坛。但后来,由于陶器技术落后,逐渐被市场淘汰,村里只有一位母亲制作陶器,年收入一万多元只够维持生活费用。红色旅游的兴起和新农村建设的转型导致了大众化的趋同。我妈妈做的一个大陶罐只能卖20元。现在,游客可以单独定制陶罐,一个拳头大的小罐价值50元。2014年,母亲从农村信用社贷款30万元人民币,首次扩建了陶瓷艺术博物馆。第二年,她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三四倍。2014年,华茂的陶器艺术被评为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母亲是陶器艺术的第四代传人。当地政府鼓励他到江西景德镇学习先进技术,当地农村信用社给他优惠贷款。国庆节期间,每天有数百人排队在他家体验制陶。如今,在华茂村,陶器已经成为另一种地方文化名片。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是最亮最热的颜色,也是最热情的颜色。华茂村的产业发展辉煌,根源在于红色旅游热的兴起。

在沟坝会议展览馆的入口处,毛泽东的灯笼雕像引人注目。这个灯笼被称为“照亮中国革命的灯笼”。关于这座雕像还有一个传奇故事。

在1935年3月10日的沟坝会议上,毛泽东反对攻打谷辛场,但除毛泽东外,大家都同意进攻。毛泽东争辩道,但无法改变这种片面的局面。会后,毛泽东晚上睡不着,半夜提着灯笼走了1.5公里,来到周恩来的住处,说服了周恩来,然后又说服了其他中央领导人,最后取消了进攻新鼓场的军事决定。毛泽东也正式成为新军事三人组的成员之一。

“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在从沟坝到华茂的路上,灯笼形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着。如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已经将红色文化资源变成了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将红色元素镌刻到每一处景观中,并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到特色文化名片中,为当地的扶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能量。

金融帮助建设美丽的农村

“要发展,我们必须借钱。”虽然目前银行里没有贷款,但王志强认为金融支持对他自己的业务甚至发展都非常重要。在王志强的发展计划中,“红楼”农家乐是起点,企业将在未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华茂村的变迁离不开金融的帮助。凤翔镇农村信用社主任罗阳告诉记者,目前华茂村18%的村民都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000万元,小额贷款余额超过1000万元。

为了简化贷款手续,凤翔农村信用合作社去年还在华茂村建立了一个信用村,对全村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实施了信贷补助,全年循环使用。平均每户贷款金额达到5万~ 8万元。在前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只要新房子建成,大约90%的村民都向农村信用社借钱。

地方金融机构也积极加大对红色文化、长征文化、乡愁文化、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工商银行亳州支行发放贷款2亿元,农行亳州支行发放贷款1亿元,分别推广了沟坝会议的红色文化和长征文化,建设了美丽的乡村和“四个农家”,让游客感受到了如画的田园新农村。

一位华茂村的农妇在水稻收获后在农田里种植油菜,周围是一座具有黔北特色的民居,上面覆盖着粉色的墙壁、灰色的瓷砖、红色的柱子和雕花的窗户。本报记者严思伟照片

计划语言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涉山涉水,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它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一伟大的长征精神,奋发图强,奋发图强,继续推进革命前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为新的长征再创辉煌,实现“两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标题:“红色基因”激活“特色名片”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