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5字,读完约5分钟

在飞速发展的保险市场上,外国保险公司明显落后了。

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8家外资寿险公司前三季度的总保费规模为1613亿元,仅占寿险总保费规模的5.6%,远低于2005年8.9%的市场份额峰值。恒大人寿保费收入规模最高,达到351亿元,勉强跻身中资保险公司前20名。

溢价的缺乏直接反映了盈利能力的缺乏。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至少有13家外国寿险公司面临亏损。去年,中国寿险因投资收益实现了软利润,同时10家外资寿险公司也出现亏损,约占外资寿险总额的40%,总亏损近7亿元。

28家外资寿险公司已经挣扎了10年,不如中国十大中资寿险公司之一。为什么?变得不适应?开更少的店?股东管理上的分歧?

网点少,不利于市场发展

目前,中国保监会将28家寿险公司列为外资保险公司。自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以来,外国保险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打拼了20多年。根据外资保险公司成立年份的统计,《投资者新闻》记者发现,大多数外资保险公司是在2005年之前成立的,2005年之后只有8家左右的保险公司成立。从这个角度来看,超过70%的保险公司已经深入中国市场10年了。

28家外资寿险奋斗10年份额仅5.6% 为何输了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从业者告诉投资者,从实际营销的角度来看,客户更愿意从大公司和知名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并且认为这些产品更安全。外资保险公司虽然已经存在了20多年,但其知名度和品牌还没有起步。此外,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成本较高也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品牌认知度很低?或许更少的分支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查阅的数据,外资保险公司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一般在10家左右,新城人寿有15家分支机构,而老牌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目前只有7家分支机构,成立约5年的中资保险公司一般有20多家分支机构,这体现了双方的差异。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郝教授告诉《投资者》杂志,事实上,在中国,外资金融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小,不仅是保险业,还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规模小导致开设的分支机构少。企业规模小的原因有很多,如政策、两国关系以及国内同类企业在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等。

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限制了消费者关注的售后服务,如理赔,必须到营业网点进行后续服务。此时,网点减少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

外资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外资保险公司由于规模小,很难很好地利用银行保险、团体保险等高效销售渠道。去年的中美联泰年报显示,电话销售和直销是主要的营销渠道,而银行保险、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排在后面。

商业上的新突破是针对网络保险的

此外,在产品设置上,外资保险公司早年给人一种“高度感冒”的感觉,保险覆盖率高,但成本高。中国消费者的保险消费意识明显不那么开放,因此价格敏感的用户更愿意选择一些保费更优惠的保险产品。

然而,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开始在产品方面设计“接地气体”。例如,一些大病保险在价格和保险金额上与中资保险公司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低于大型保险公司支付的年保费。

无论是网点的设置、销售渠道的规划还是保险产品,外资保险公司似乎都没有优势。外资保险公司的突破点在哪里?早在两年前,业内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的缺点。然而,据中国保险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仅宏康人寿和工行安盛位列外资保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前10名,至少有13家外资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保费收入不足1000万元,这当然与公司整体规模较小有关,但这并不能掩盖外资保险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普遍表现的现状。今年上半年,中英人寿和宏康人寿的同比增速跃升至前十位,表明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在互联网领域部署。

28家外资寿险奋斗10年份额仅5.6% 为何输了市场?

商业哲学有所不同

合资保险发展的滞后是不利的,这与外资保险企业股东管理理念的巨大差异有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保险教授年朱郭告诉《投资者》杂志,外国公司更注重业务的盈利能力,而国内公司更喜欢扩大业务规模,利润仅次于规模。双方对利润的不同心理预期导致了股东之间的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稳定的外资保险公司普遍发展良好。例如,新城人寿保险、中英人寿保险等。,自成立以来没有改变。新城人寿去年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19%;中英人寿2015年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42%。

值得一提的是,友邦保险作为中国唯一的外资独资保险公司,没有中国股东。根据外资保险公司的利益导向业务模式,友邦保险一直稳步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保费规模达到124亿元,同比增长28%。去年,利润高达31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友邦保险向投资者表示,友邦保险更注重挖掘细分市场,这可以让各类人士获得更详细的服务和担保。从这个角度来看,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市场并非没有适应性和吸引力,不同的股东理念是管理不善的因素。

28家外资寿险奋斗10年份额仅5.6% 为何输了市场?

一般来说,中外持股比例相近的保险公司更容易发生纠纷。因为平等的发言权,“谁说不算数”,具体的决定和工作不能被提升,这影响了公司的运营。

事实上,由于经营问题,外资保险公司的股东经常变动。最近,广信·HNA股东的股权变更已经解决。广信HNA的前中国股东海航集团已经退出,新的控股股东方博林也已加入,持有51%的股份。台资股东广信人寿仍持有25%的股份。此外,中法人寿、同方环球人寿、中荷人寿等近一半的外资保险公司都经历过股权变动的冲击。

未来外资保险企业的市场需要进一步磨合,管理和运营能否协调可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标题:28家外资寿险奋斗10年份额仅5.6% 为何输了市场?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