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06字,读完约11分钟

功利论、道义论、契约论和德性论是现代规范西方伦理学的四条前进道路。 所谓“进路”,是从某种基本的大体或命题出发,展开伦理学的理论,提出伦理学的具体大体和规范。 路线不同,提出的伦理大致或规范也不同,伦理学理论呈现多样化的特色。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功利论进路

 

功利论以“功利”为基本概念,功利大致是苦乐原理,结果论和最大幸福大致是其四个基本点。 功利是人的行动活动给人的状况带来的收益,其活动是指给利益相关者(个人或社会)带来经济、利益、乐趣、利益、幸福的活动。 功利大致是基于这样的功利概念进行行为和政策价值评价的原理。 英国哲学家边沁表示,无论是政治行业还是个人道德行为行业,功利原理(大致)都是衡量其决定和行为对错的真正标准。 “功利原理是根据必然增大或减少利益相关者幸福的倾向,即促进或阻碍这种幸福的倾向,赞成或谴责任一行动的原理。 我说的不管是什么行动,那不仅仅是个人的所有行动,而是政府的所有措施。 ”。 边沁认为功利原理是衡量个人行为和政府措施的基本大体。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苦乐原理是功利主义理论的基础。 功利主义的幸福观用苦乐原理解释。 在边沁看来,道德观念、道德大致来自人类的感性体验。 在《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开头的第一节中,“自然把人置于两个主人公——“乐趣”和“痛苦”的支配下。 只有他们俩指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 是非,因果关系,一切都决定。 ”。乐趣和痛苦深深地支配着人类的行为,所以是评价行为是非的基本标准或最终标准。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功利主义又是结果论。 结果论是评价行为基于非道德意义的行为结果。 行为的结果有道德意义的结果和非道德意义的结果。 所谓有道德意义,是善、诚、义举等结果。 非道德意义是用“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等自然性质的语言来表现行为产生的结果。 欲望是自然的事实,乐趣和痛苦等是人的自然心情、自然的事实。 结果论的伦理学主张行为的对错取决于行为的结果,强调行为自然性质的结果(乐趣、痛苦等)的决策行为的道德价值(善恶等)。 功利主义是最基本的结果论,在功利主义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现代结果主义倾向于取代功利论的前进道路。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最大的幸福大概是。 幸福是根据苦乐的原理来评价的。 人们追求快乐不是追求痛苦,而是追求幸福。 乐趣和幸福是原体验,关系到人的感性诉求和精神诉求,可以唤起人的乐趣和幸福感。 那么,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呢? 对于某些行为,在所有的选择中,例如a、b、c、d方案中,如果c方案带来的乐趣量最大,痛苦量最小,就应该选择c。 对社会来说,边沁提出的最大幸福大体上也是功利主义的最高大体上。 根据他的理解,最大的幸福是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快乐和幸福量简单地相加。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方案中,如果某个方案给所有成员(边沁称之为一个合计)带来的乐趣和幸福量最大,痛苦最小或最小,则几乎符合大多数最大的幸福。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道义论进路

 

道义论的典型代表是康德。 康德的前进道路从善良的意志开始。 善良的意志是善良的意志,或者动机是善良的。 康德说:“在世界上,通常即使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的意志,也不能无条件地设想好的东西。” 善良的意志是无条件的善,康德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它。 与“不会因由此引起的东西而改善,不会因由此期待的东西而改善,也不会因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改善”相比,这是有条件的改善或有条件的价值。 有条件的价值是指某种行为或某物的价值取决于其条件。 手段的价值取决于它实现的目的价值。 欲望的价值取决于实现这个欲望是否有助于行动者的幸福。 一个东西有无条件的价值,不依赖于外部的什么,而依赖于它本身,“那是舒适的善”。 任何条件都有价值。 善良的意志是这种无条件的价值(善)。 同时,那是普通人正常的善良意志。 善良的意志可以知道“最普通的人,每个人都要做什么,必须知道什么”。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善良的意志实际上是意志本身和动机的善的问题。 行动的改善不需要听其结果。 如果有人掉进水里有生命危险,我在场有点水性,就应该无视结果救人。 即使没能救人,我的行为也不能说是不善的。 如果有人水流好,他在下水前提出价格条件,这样即使救人,也只能说是一种交易行为。 这种交易行为不能说道德价值太高。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出于善良的意志,是对行为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与客观道德法则联系在一起。 道德法则是绝对的命令。 把道德法则看作绝对命令是道义论前进道路的核心主张。 责任、义务是指将履行道德法则视为衡量行为善恶的标准,强调责任义务的绝对性。 那么什么是道德法则呢? 这是可以普遍化的规范。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康德的绝对命令可以表达为“我无一例外都应该用这种方法行动,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要求我的规范成为普遍的法则”。

 

康德说,这是理性法则,因此对所有理性行为者普遍有效。 一种行为是道德的或道德的,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合理行为者的本质行为法则,应该按照这个法则行动。 人们根据这个法则行动是有道德的。 康德说,这是比较所有合理行为者的任何行为,不例外。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契约论进路

 

契约论的发展道路现在国内的认识度还不高,是西方伦理学有很长历史的以前流传下来的伦理学方法。 据说苏格拉底没有通过“克力同”逃出雅典监狱的理由是契约论。

 

近代以来,在政治伦理行业,契约论成为论证政治和道德的极其重要的前进道路。 这个前进道路分为自我利益契约论和非自我利益契约论。 自我利益契约论的前进道路为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打开了。 霍布斯设想政治国家以前的人类不是生活在政治社会中,而是生活在没有道德规范和正义的自然状态中。 在那种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侵害没有道德上的不道德,但各自生活在恐惧中。 理性最终使人摆脱自然状态,但其重要的一步是契约。 也就是说根据合同互相伤害,转让侵害的权利,形成公共制裁者利维坦。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其实这样的合同是不存在的。 这是在假设的合同中提出政治道德理论的。 假设的合同包括真正的合同,即商业行为中合同的伦理意义,有多个理论优点。 假设合同是在某种人性设定和某种假设的状态条件下建立的,人在“最初的状态”下如何行动实际上具有思想实验的性质。 这种思想实验可以排除不必要或干扰的因素,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理性共识,根据理性共识寻求道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同伦理也是理想的道德,与我们实际生活中庸俗的道德完全不同。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霍布斯设想通过契约者转让自己的权利,签订契约维持和平,但契约只有语言而不是剑。 因此,需要最高权威。 于是自然法则产生,必须按照规定的合同履行。 这有正义的法则,人们的行为有道德标准。 自然法则是道德哲学。 霍布斯列举了13条自然法则,这都是人们签订合同后宣布的。 霍布斯说这些法则都可以简化成简单的总则。 就是“自己不要,不要施舍于人”。 霍布斯在合同下建立伦理法则,其宗旨是从自利益者的自保险中放弃部分权利,考虑到他人的存在,使双方可以共存。 在霍布斯看来,道德是基于自私的想法。 这个契约论是自我利益论的契约论。 自我利益契约论在现代迅速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现代政治哲学家高契约尔。 高契约尔的自我利益契约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然符合自我利益合理的人在非强制性社会条件下可能达成和遵守的合同或协定。

 

这个公式表明遵守相互契约是道德要求。 每个自我利益者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们一起如何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高契尔认为合同伦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通过协商相互之间作出相应的让步,可以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这个前提仍然是遵守合同或协议。 只有能遵守合同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非自我利益契约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罗尔斯首先设想了理想的合同环境:原始状态,合同同意。 就像霍布斯通过契约确立了自然法则一样,罗尔斯通过契约确立了正义。 霍布斯的自然法则是建立利文斯顿国家权力的基础,罗尔斯的正义大致是建立正义社会的核心。 在罗尔斯那里,正义基本上是指导行为的正确道德,也是指导正义国家建设的宪法的基本。 那么,像劳斯莱斯这样的契约论为什么是非利己的呢?因为劳斯莱斯对人性的假设是康德式的,把人看作是有正义感的理性人,他们争取自己分内的利益,但对分内的他人利益表现出某种冷淡。 对于合作产生的盈余,由正义的大致指导来分配。 因此,罗尔斯并不把处于原始状态的人们视为自己利益者,因为为了自己利益所需要的东西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德性论的前进道路

 

德性论是古希腊以来的伦理方法。 其前进道路从德性概念开始。 典型的德性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体现了作为人类理性存在者的本质功能所以德性是人类理性功能的卓越发挥。 愤怒、冲动、过度悲伤、过度兴奋等是不理智的表现,不表现为德性。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人的品质,由习性培养和行为表现,表现了人行为的一致性。 质量是圆满或缺陷。 有些人性格温和冷静,有些人在危机情况下脾气暴躁,有些人在危机情况下表现出勇敢的品质,有些人表现出懦弱难死的品质。 伦理道德作为质量,圆满或完全或卓越。 行为的评价不仅仅是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为对质量和道德的分解来得到善恶好坏的评价。 德性进路与功利论和道义论不同,德性进路作为心理上从人连续的整体,或者从人到人格整体来看某一行为。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德性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德性幸福论。 我们先指出,功利论是感性幸福论,但德性论不同。 幸福是人追求的最好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符合灵魂德性的现实活动”。 具有一定的德性品质,必然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人们把握了表现品质的现实活动中最高的善,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需要完美的德性,同时结束了它的一生。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一个个发挥灵魂的功能,或者在自己的行动和生活习惯中充分表现灵魂的功能,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德性生活的话,就意味着幸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为的结果,而是在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本身所表现的目的。 因为幸福不意味着结果,而是意味着人们的德性活动本身。 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短暂行为中出现的德性不等于幸福,一个身体的幸福一生都在德性的生活中。 为了不让燕子进入夏天,短时间的善也不能构成一个身体的幸福。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以上简单讨论了这四条前进道路,涵盖了西方伦理学2000年来的第一个探讨方向。 不同进路的伦理学研究在各个方向上继续快速发展这一进路的基本构想。 一般来说,功利论、道义论、契约论以行为为中心,德性论以行为者为中心。 功利论、道义论、契约论回答对行为评价的标准问题,德性论回答对行为者的评价问题。 但是,四条路线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行为具有道德价值,或者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的根源是什么的问题。 功利论认为结果,道义论认为遵守道义,契约论认为遵守契约,德性论认为人的德性品格(品质)。 从道德价值的意义上来说,功利论认为行为具有工具价值,道义论、契约论认为行为本身具有内在(道德)价值,德性论认为行为体现了德性行为者的品质,这种价值的根源在于德性,或者德性。

【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作者:邢雁欣龙群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号外,特朗普又下达了行政命令! 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起损失,买不起上当,因为是xx,所以一遍又一遍60秒!

标题:【要闻】规范伦理学的四种进路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