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91字,读完约13分钟

解决财务问题有三个基本要素:“身体、环境和灵魂”。

“体”是指财政本身的物质方面,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督、完善制度和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提高人员素质等。

“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稳定发展、法制健全、社会信用状况改善和国际金融环境优化。

“灵魂”是金融文化。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想谈几点。

首先,什么是金融文化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人类的共同文化横向地反映为每个民族的特定文化,如中国文化;在纵向上,它体现在各个领域的特殊文化中,如金融文化。金融文化是人类共同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

金融文化理论非常复杂,涉及整个金融理论体系和运作体系。从某种角度看,“金融”包括“金融物”和“金融人”。金融是资金的融通。资本是人们物质财产的货币表现。因此,归根结底,金融中介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会受到文化的影响。金融文化是一个相对于资本、技术、法律法规等“金融事物”而言,侧重于解决金融领域“金融人”问题的命题。它是人们在引导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即人们在何种精神状态下引导资金运动。这种精神状态以某种形式反映为金融思想和金融法律,然后作用于人们的具体行为。

文化是金融之魂

金融文化很简单,非常简单。按照我们的传统说法,就是要加强金融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当前流行的说法,这是美德的规则;如果用三个词来表达,金融文化就是金融的“形而上学”;如果用两个词来表达,金融文化就是“诚信”;用一句话来说,金融文化就是金融的“道”。“诚”是金融文化的基本要素,“形上学”是金融文化的广度概括,“道”是金融文化的深度聚焦。

文化是金融之魂

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根据我的考证,“形而上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的最后一次哲学演讲“形而上学”成为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的哲学术语,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一直流行到今天。当时,一些科学家将自然分成孤立的“部分”,并从“外部”对它们进行不同类别的研究。像西医一样,它分为眼科学、耳科学、鼻科学和喉科学,但不分为左耳科学和右耳科学。这有科学的一面,但也有忽视它们之间联系的一面。培根和洛克将这种思维方式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中,黑格尔后来将形而上学视为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据我所知,“形上”一词的来源最早见于《周易》,“形上即道,形上即器”。后来,唐代孔和朱、、戴震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简言之,“形而上学”指的是精神文化,“形而上学”指的是物质文化。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化是金融之魂

二、金融文化的作用及其与经济和金融的关系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与经济、金融的关系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身体,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先有身体后有灵魂。你不能“失去理智”,但你必须“生在你的身体里”。因此,金融文化源于金融实践,反过来又指导金融实践,并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没有金融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金融文化;没有金融文化的影响,金融实践就无法健康进行。首先是金融硬实力,这需要金融软实力和金融文化。随着金融软实力的增强,金融文化对金融硬实力又产生了反作用。我们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发展经济,否则就没有生产“灵魂”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应该发扬我们的文化,“身体”应该生出“灵魂”。只有身体,没有灵魂,是行尸走肉,是植物人;只有有完整肉体和灵魂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文化与经济和金融,我想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文化是金融之魂

在实践中,金融文化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类,如金融企业文化和金融监管文化。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员工在领导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金融监管文化是金融监管机构员工在监管金融企业过程中的精神体现。金融企业文化一般表现为金融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经营理念;在实践中,金融监管文化普遍体现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

文化是金融之魂

金融文化也可以按行业具体分为银行文化、证券文化和保险文化。金融业的每个机构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光大集团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前几天谈到的“人文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文化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对金融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以《周易》为基础,经历了伏羲八卦-周文王六十四卦-孔子易传等的发展演变。《周易》的核心是四个字:阴阳平衡。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孔子、孟子、庄子等百家,并一直发展到今天。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不断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如思想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等。我认为,就其思想文化而言,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以对宇宙、社会、人自身的简单认识为代表的世界观,以朴素辩证法为代表的方法论,以追求和谐社会为特征的社会历史观,以及以“修齐治平”、“三仙”为代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在物质分配和交换领域,它主要体现在“以诚为本”、“重义轻利”、“君子好爱财”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中国的“金融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金融之魂

第四,中西文化差异和国际金融文化的利弊

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或影响一个国家在特定领域的文化。中西文化各有利弊。简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更崇尚道德和集体利益,但也忽视了个性。西方文化更崇尚法律和个人自由,但缺乏集体观念和亲情意识。当然不是。中国文化习惯于定性分析,而西方文化习惯于定量分析。中国文化更注重方向,而西方文化可能更注重细节。我说的是整体,但当然不完全一样。因此,中西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是金融之魂

在长期的实践中,国际金融业形成了自己的主流积极文化,如法律文化、制度文化、创新文化、职业文化和优良文化。国际金融同业的法律概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国际金融同行重视制度和机制建设的精神值得借鉴。国际金融同行的创新精神值得学习;国际金融同行的专业精神值得学习;国际金融同行的优良精神值得学习。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金融文化也存在诸多弊端,如信任与利益问题、虚实问题、王霸问题等。

信用问题。金融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但现在国际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无视信仰、追求利润的文化,尤其是华尔街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最为典型。金融业盈利的关键是如何操纵这五个词:利润、法律、信任、正义和道德。金融企业不否认利润是目的,但“利润”应受“法律”的约束,并应以“诚信”和“义”为基础。它体现了目标中的“利”,行为中的“法”,对他人的“信”,社会中的“义”,尤其是“道”。所谓的绅士爱钱,并且有很好的方式去接受它;它也被称为“小人才传递技能”、“中等人才传递策略”、“大人才传递策略”和“超级人才传递渠道”…?《道德经》说“道可以是道,但很道”,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

文化是金融之魂

真假问题。金融是虚拟经济,应该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然而,国际金融业普遍存在过度创新的文化,衍生产品泛滥,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王霸问题。这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概念。金融涉及各国的共同利益,各国应着眼大局,寻求双赢,但国际金融业的霸权文化盛行。第一,弱肉强食,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双重联系”以来,情况一直如此。

还有其他的,我就不详述了。

这些形而上层面的具体现象实质上是形而上层面的国际金融文化扭曲,是国际权力政治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反映。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金融文化危机。

V.中国金融文化的问题与走向

中国金融文化问题既包含国际金融文化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常有十个问题:

首先,贪婪和快速的文化。盲目攀比,片面追求大而快,进而形成“唯规模”论,乱拉存款,乱比较市场份额,乱比较发展速度,造成潜在风险。这种贪婪于大事和小事的文化很普遍。

第二,广泛的管理文化。对大事情的贪婪和对快速结果的追求不是依赖服务而是依赖效率,而是耗尽关系和挖掘人。“人”有“关系”而不是等级。存款是通过喝酒赚来的,市场是通过送礼赚来的。这种广泛的文化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三,发展融合文化。同质化严重,都应该“做大做强”,都从事零售转型,都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都缺乏特色。

第四,贬低信用文化。缺乏对“诚信是金融之本”的理解,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市场份额。

第五,轻视法律文化。缺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第六,双重文化。在我国金融发展中,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的金融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二元金融现象”,这已成为“二元金融文化”。

第七,惩罚文化。惩罚越来越多,教育越来越少,这就形成了惩罚主义,如果这种关系得到澄清,它就可以“放开一匹马”。

八是复制文化。改革开放必须向国外学习有用的东西,但我们不应该盲目照搬。例如,我们的公司治理已经转移到英国和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并转移到欧洲的监事会制度,这导致工作重复,增加成本和影响效率。另一个例子是“模型”,它应该意味着“有一个模型,不仅是模型,而且是实际情况。”如果假设改变,整个模型将会失败。我的观点是学而不动,学而为用,被称为希腊,而不是被称为希腊。

文化是金融之魂

九是短视的文化。不善于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当然,金融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技术并且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但是一切都有两面性。先看路,然后拉车。最好呆在原地。

十是“井蛙”文化。一些从业者除了金融一无所知,视野狭窄。他们不知道经济决定金融,也不知道虚拟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根。

这十个方面的程度不同,不一定准确。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形而上学的工作问题,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金融文化问题,其中许多是社会问题,是社会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反映。

如何建设中国的金融文化。我想到了十个关键词:改革、发展、诚信、安全、管理、法治、服务、效率、和谐和幸福。

同时,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金融文化可以表述为:“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科学管理、安全第一、改革发展、诚信为本、服务社会、员工和谐、战略通道、融入世界。”这一表述不仅可以从形而上学的工作层面理解,也可以从形而上学的金融和文化层面理解。

六、编制两项财务文化指标

与其在森林里钓鱼,不如躲进网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建议先编制g30金融文化指南,并编制两个指标:国家金融文化指数和金融企业文化指数。

“全国金融文化指数”可以基于十大金融“软实力”(见我的《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实现从金融硬实力扁平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三维提升的金融大国的转变》)主要包括:金融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性和可预见性、金融市场意识、金融监管能力和安全守法意识、金融创新意识、金融人才意识和人才合理使用意识、全体金融从业人员的幸福感等。

文化是金融之魂

“金融企业文化指数”可以基于“金融企业发展十大标准”。这是我在光大提出的,主要包括:更有效率的发展、更有保障的发展、更有后劲的发展、更有创新的发展、更有前瞻性的发展、更有凝聚力的发展、更有协调性的发展、更有品位的发展、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和更多员工福祉的发展。

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我认为这两个指数可以指导数百个“专业指数”。

振兴金融文化需要勇敢的金融家

一切都必须由人来做。然而,目前一些“金融家”的社会形象并不乐观,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为了一个人人共担责任、世界共担责任的局面,如麦道夫。

一个真正的金融家不应该是纯粹的技术专家,不应该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也不应该是庞氏骗局的发明者。一个真正的金融家应该是一个精通特定金融领域的实干家,能够把握行业规律,把握发展方向,引领行业前进;它应该是一个有思想而不是空思想的思想家,有信仰而不是迷信,有理想而不是理想;应该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的政治家。

文化是金融之魂

政治家和政治家之间有什么区别?政治家把社会视为自己的责任,把社会视为自己的“家”。他们站在历史的顶峰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境界;政治家是社会的“客人”,他们利用社会作为平台来发挥他们的权力。这就是“现在获利”原则。因此,真正的金融家应该是实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应以社会为己任,以行业的长远发展为己任。“如果你想为你的国家生与死,你应该避免它,因为它有利也有弊。”他们不在乎暂时的得失,也不在乎个人的名利。金融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就在这里。

文化是金融之魂

如何成为勇敢的金融家?这需要很多品质。详情请参考我的书《应对金融危机》,我们需要一群“真人”。在这里,我只提到一个我们必须学习哲学的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学好哲学,是一体的。今天,我讲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肉体与灵魂、金融客体与金融人、硬权力与软权力、德治与法治、寻求技能与渠道。这些实际上是哲学命题,也可以称为“金融哲学”。哲学似乎没用,但它很有用。

文化是金融之魂

(作者是光大集团董事长,本文是作者在“g30”银行行为与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标题:文化是金融之魂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1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