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70年来,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团结起来,敢于战斗,推动了河南改革的浪潮,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开放的河南变得越来越“温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河南频道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计划推出“河南在辉煌的70年中创造的70个第一”系列媒体报道,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创造的许多国内或省级第一进行了集中采访。今天,第29篇文章发表了。人民日报记者走进三门峡,欣赏黄河第一座大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独特美景。

俯瞰三门峡大坝沈致远照片

看着三门,三门打开,黄河的水是如何流出天堂的。在黄河历史上,下游人民因“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而受苦。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汹涌澎湃的黄河开始“安身立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集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被誉为“黄河第一坝”。

面对冬日温暖的阳光,记者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大坝前停下。库区的黄河荡漾着蓝色的波浪,与两岸的青山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山水画。“黄河、安澜、国泰、闽安”八个大字跃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抗旱办公室工作人员楼树建说:“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米,坝高106米,坝顶高程353米。有27个排放孔和7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50兆瓦。该水库335米的防洪能力接近60亿立方米。

三门峡水利枢纽不是一夜建成的。自1957年启动并于1960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它经历了三次调整和两次重建,可谓“命运多舛”。

1960年水库开始运行时,水库是按照“蓄水拦沙”的原则使用的。由于水位高,回水超过潼关,泥沙淤积严重,库容损失过快,潼关河床大幅抬高,渭河泄洪不畅,威胁下游城市安全和人民利益。

1962年,水库运行方式改为“蓄滞洪排沙”。库区泥沙淤积已经减缓,但仍在发展。为了使水库真正造福于人民,1964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黄河整治会议,研究讨论三门峡水库的改造问题。在两次改造期间,增加了“两孔四管”方案,增加了导流底孔,大大提高了泄流能力,增加了发电机组,有效控制了库区泥沙淤积。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汹涌的黄河变成了“幸福河”

1973年,三门峡水库开始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三门峡大坝通过科学运用、合理利用水库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实现了调洪灌溉和防淤功能,水库防洪能力长期保持在60亿立方米左右。这种应用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民是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群众的认可是事业成功的标志”。万里黄河第一坝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科学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具有丰富的综合效益,造福于人民。

防洪、调水调沙、灌溉、供水和发电,这些现在看似简单的功能,在当时是数百万人极其迫切的需求。防洪,消除黄河的洪水,使黄河下游的人们不必离开他们的家园;调水调沙彻底疏通了堵塞了几千年的黄河水系,使黄河水真正“活”了起来;灌溉和供水解决了黄河沿岸工业和居民用水问题,“生命之源”的水不再难求;电力供应将水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价值,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汹涌的黄河变成了“幸福河”

除了这些“可见”的价值,黄河的第一座大坝也发挥了“不可见”的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福祉和国家未来。”黄河一旦断流,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水健康和生态环境。三门峡水利枢纽投入运行后,水体得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得到统一调配,防止了河流断流、海水倒灌和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同时,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物种多样性,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汹涌的黄河变成了“幸福河”

「库区的湿地海滩和水域富含鱼饵,为候鸟提供一个绝佳的栖息和生存环境。它是候鸟停留和越冬的自然场所,也是白天鹅和鹤等国家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李稷告诉记者。

“黄河比世界其他地方都好”,自古以来,治理黄河就是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大事。在新的时代,黄河水利工作者将牢记这一指示,向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的总目标勇往直前。(记者王宇星、沈志远、实习生王一迪)

俯瞰江岛沈致远照片

标题:“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汹涌的黄河变成了“幸福河”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