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0字,读完约8分钟

自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小额贷款行业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创新方式之一,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拓宽金融服务渠道、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不少小额贷款公司在市场定位、小额贷款专长和行业金融属性上存在偏差,需要回归小额贷款属性,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提高小额贷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小额贷款行业已经成为

传统金融业的重要补充

20世纪70年代,小额信贷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民或微型企业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次将孟加拉国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2000年后,中国开始以农村信用社模式大规模推广小额信贷,民间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开始在中国出现。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决定在民间融资活跃的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五省开展民间小额信贷试点,并成立“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公司,尝试以商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小额贷款行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65家,贷款余额9508亿元,从业人员114300人。四川省有小额贷款公司351家,居全国第九位,覆盖全省21个市州,县(区)覆盖率达到80%;员工人数为8233人,在全国排名第二;贷款余额662.09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小微企业、农民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占90%以上。小额贷款产业为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以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填补了信贷市场的空。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结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历史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市场定位。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创新方式之一,中国小额信贷试点公司的初衷是采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普惠金融领域,拓展小微领域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满足一些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有效需求。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小额贷款行业在市场定位上有很大的分化。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一直将市场定位于小微经济体的金融服务,如小微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等,这些都是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它们与正规金融机构有所区别和互补。但是,相当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市场定位上偏离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没有与传统金融机构错位。他们的目标客户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共享的,甚至绝大多数客户都是被银行机构“挤出”和淘汰的子客户,包括煤炭行业、钢铁贸易和其他受国家限制的行业,以及资产负债率高、不再具备债务可持续性的企业。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近两年的经济衰退只会加速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敞口。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小额贷款专业知识。小额贷款技术是一项不同于传统金融的专业技术,主要包括客户定位与识别、小额分散信贷模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要产品、整笔贷款分期还款机制和专业贷款人员培养等。整个贷款回收机制通过高频数据控制借款人的现金流,这是小额贷款技术的一个象征性特征。小额贷款技术是否掌握,真正决定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生存的市场定位、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方面。由于对小额贷款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的不同,小额贷款行业被分为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一个是真正坚持“小而分散”信贷模式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重新定位或从国外引进自主研发,我们掌握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贷款核心技术,充分利用熟悉当地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的优势,专注于经营当地小额贷款市场。这种小额贷款公司着眼于长期稳定的收入,通过前期投入大量的软硬件,在自主研发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稳步运行。近年来,利润增长率和资本回报率不断提高,具有良好的业务可持续性。目前,几乎所有这些公司都有较好的管理和可控的风险。另一类是实行“银行式模式”的小额贷款公司,与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模式相比,它只进行批发和大额业务。普遍存在“贷款金额大、期限长、集中度高”的问题,单笔贷款高达数百万元,有的甚至出现数千万元的贷款。从整个行业来看,这种模式下的小额贷款公司仍占大多数,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小额贷款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将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进入金融市场的一种方式,或者期望利用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合法的民间借贷。类似银行业务导致的客户高度集中,与小额贷款公司相对较弱的资本实力和融资局限相对应,不可避免地导致公司运营严重缺乏稳健性。在本轮经济低迷中,风险暴露迅速,几乎所有面临市场退出风险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是这种类型。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行业金融属性。小额贷款行业本质上是一个从事具有金融属性的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子行业。金融业务是一门专业技术,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专有人才配置等方面对企业本身有着特殊的技术标准。从小额贷款行业近十年的实践来看,只有少数小额贷款公司能够理性把握所从事业务的财务性质,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程度,并拥有足够的信贷管理人员,旨在按照金融企业的操作风险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相当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对其经营活动的财务性质认识不深,认为其利用自有资本进行贷款,仍然像普通企业一样经营小额贷款业务,没有建立与其财务业务性质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甚至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仍按民间借贷方式经营,不仅没有建立任何风险管理体系,甚至连借贷前后最基本的会计和管理都缺失了。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行业发展建议:

返回小额贷款属性

首先,确立小额贷款的行业标准,回归小额贷款的属性。鉴于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偏离了最初的市场定位,大大偏离了政策设计方向,借鉴国内外小额贷款行业的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成功做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业标准,促进整个小额贷款行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四川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和四川省金融协会发布的《四川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指引》,细化了商业可持续性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确立了关注小微经济、小分散、消费者保护、商业可持续性和规模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基准企业的行业标准,旨在通过指引为四川省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一幅蓝图,为促进四川乃至全国小额贷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广小额贷款专业技术,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总的来说,小额贷款技术是小额贷款行业坚持小额贷款属性的基础,也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监管部门和小额贷款协会应充分认识推广小额贷款技术的重要性,强调小额贷款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通过技术转让和国际先进机构并购实现小额贷款技术的本土化和规模化应用,引导全行业走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之路。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小额贷款行业的服务和监管。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专项信用信息和统计系统。充分发挥社会评级和行业导向作用,将政策与评级结果挂钩,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方向。根据分类监管和适度监管的原则,建立不同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体系。坚持控制风险传导路径的监管底线,实现监管模式从“严格准入+宽松监管+无退出”向“公平准入+适度监管+市场退出”的转变。

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

标题:促进小贷行业可持续发展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