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76字,读完约10分钟

黄明高光明

盘锦市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成立之初就构建了“油头、化工”的产业结构,并在油气开采业和石化业的带动下,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自1996年以来,辽河油田油气产量开始下降,经济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低于国家和省的平均水平。自2000年以来,它已经连续八年处于辽宁省的底部。2007年6月,盘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2008年3月,盘锦被列为中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盘锦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开始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经过近10年的转型探索和实践,盘锦市已成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盘锦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框架

发展接续产业,扭转石油产业的经济结构,是盘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盘锦市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型塑料建材、绿色食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还提出了“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全面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一条主线”(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三大任务”(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盘锦转型发展战略是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有利政策因素,借鉴国际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采用综合转型模式制定和实施的。一方面,努力延长油气开采业的产业周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实现中下游从基础原料加工向深加工的延伸;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港口工业、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

(1)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转型发展。自2005年开始转型以来,围绕“一条主线”,在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先后出台了《盘锦市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盘锦市与香港强市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形成了一套转型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二)以园区为载体,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以港强市、面向海洋、全面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和延续产业集群,规划建设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和7个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沥青与防水、塑料加工与配套、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带动和辐射了盘锦的大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三)支持项目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盘锦围绕五大接续产业大力招商引资,通过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63亿元,重点项目投资为120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209%和500%。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项目已建成投产1138个,石化和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企业加快集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四)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外向战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扩大油气产能,延缓能源工业衰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和加快接续产业发展。“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利用外资59.2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2.8倍,居全省首位。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走出去”,使后续产业能够融入世界市场。“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出口35.4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9倍。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五)向海洋发展,实施香港强市战略。要利用环渤海金(辽)河的区位优势,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港口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港口经济。包括建设世界一流的精细化工基地、造船和海洋工程基地、发展港口物流业等。、以及通过发展港口经济刺激和持续工业发展。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一)经济快速发展,多产业支撑,经济结构基本形成。2008年以来,盘锦经济发展结束了全省排名倒数第一的局面,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稳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1426亿元,同比增长7.0%,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171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各项指标的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均处于全省前列。非石油经济在地方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至76.7%,2015年达到80%。经济发展摆脱了对油气开采业的依赖,实现了从“一柱升天”到“多支柱”的经济结构转变。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二)产业有效整合,经济结构全面优化正向转变。持续的产业集群已经成长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15个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中,盘锦石化和精细化工、油气设备和塑料新材料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以来,石化和精细化工行业的增加值已超过油气勘探行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230亿元,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525家,四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提高20%;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54.4%。支持经济发展的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三大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10.6:71.7:17.7调整到2014年的8.8:56.7:3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3)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开放型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到2014年,全市10年实际利用外资73亿美元,是1985年到2004年的20倍,特别是近5年来,利用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外商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03个,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12个,来自世界500强和100强行业的上市公司有19家。外资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0%。201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5.96%,比2005年提高2.62个百分点。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四)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宜居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8%,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明显改善,转型发展红利逐步释放。2014年,盘锦市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083元和12860元,居全省首位;城乡就业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经济转型中存在问题

(一)投资驱动型经济具有明显的特征。从短期来看,项目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投资经济和房地产经济难以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撑,一些新项目建设周期长,市场不断变化,容易形成新的产能过剩。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容易抑制居民的消费倾向,不利于消费拉动经济。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二)布局分散,基础设施投资大。分散的公园布局增加了基础设施和土地投资。盘锦的面积只有4071平方公里,而指定的九个公园占地近100平方公里。各县区有2~3个工业园区。“桌面型”大型公园的建设形成了新的“圈地运动”,这必然带来土地的浪费和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

(三)环保压力加大。石化和精细化工是重点发展和接续产业,而化工是对水和空气体污染最大的产业。随着新项目的不断推出,污染控制已成为盘锦经济发展的新课题。

(4)科技创新不足。从盘锦接续产业的发展来看,主要是通过承接国内外生产企业的产能溢出或扩大现有企业的产能和延伸产业链来实现的。真正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的企业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此外,在连续行业中起支撑作用的石化行业可能面临新的产能过剩。

(e)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足。项目引进和建设(包括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中实行的“先大后小”的政策,导致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大众创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新的经济形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于盘锦经济发展的建议

(1)继续发展石化、精细化工和石油装备制造业。石化和精细化工以及石油装备制造业是盘锦的主导产业。目前,在中石油辽河石化公司、北方华锦集团、盘锦北方燃料有限公司、何云集团、台长长春、长联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支持下,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已经形成..原油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兵器工业部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即将落户盘锦。届时,盘锦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为建设世界级精细化工基地奠定基础。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石油装备制造业是为能源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促进盘锦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已发展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和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和120多家配套生产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钻机、顶驱、抽油机和随钻测井工具等世界领先产品已经设计并建成。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和中国石油企业的“走出去”,对0/房的需求将会很大。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2)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重点发展石化、精细化工和石油装备制造业,以投资吸引智力,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组建研发中心,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可以称为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在吸纳就业、刺激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在盘锦经济转型中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此外,资源型经济最大的弱点是服务业不发达。2014年,盘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34.5%,比全国低13.7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应该是盘锦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综合考虑盘锦的优势,重点发展四大服务业:一是依托盘锦港和发达的陆路通道发展港口物流业,促进仓储、包装、加工等港口经济发展;二是发展现代金融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和促进消费的能力;第三,利用自然优势发展湿地旅游经济,促进传统服务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第四,依托老油田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强石油科技研发能力,促进石油服务业的发展和溢出。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4)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民营经济发展潜力。要扭转“大项目顶天立地,大企业压倒一切”的急躁思想,应从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两方面鼓励“大众创业和创新”,从引进人才、人才和资本入手,通过扶持和孵化壮大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其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张乐制图)

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