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5字,读完约8分钟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改进规划》,以推进“中国制造”向先进标准的升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制造业领域的新困惑,如何推进装备制造业的标准化?具体措施是什么?制造业应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试图从专家意见、企业困惑和国际经验的角度解释一两件事。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我们的记者黄俊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惑。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制造业应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internet plus”无处不在。传统制造企业如何与之整合?

近日,在志刚智库主办的“2016草根大会”主题沙龙上,许多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广东中南机械为例,围绕“共同解决中国制造业困境”展开对话。

珠三角制造业困境:缺乏尖端产品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谢红常年与广东中小企业打交道,对广东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了解。他认为,中国消费者已经从物质匮乏时期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时期,而我们的制造业并没有随着这些需求而改变。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我们的技术能力不足,中国制造业的基础能力不足。我们对产品卓越的态度远非先进制造国家的水平。与国内企业相比,在高精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个差距正是空对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第二,中国传统制造业并不接近用户。当顾客的观点、感受、痛点和需求都反映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肖像中时,如果企业不重视顾客,产品就会积压,所以制造业应该更贴近顾客。

此外,谢红从小米身上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方向。首先,中国有很好的基础,产业链非常完整。其次,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可能是制造业的一个突破方向。

北美的启示: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加拿大灰熊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家伟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正视中美制造业的差距,明确中国自己的定位。美国在2012年发布了“先进制造战略计划”。这表明,美国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与中国争夺传统制造大国的地位,而是为了对“先进”一词大惊小怪。为了重建新的世界制造规则,中国制造业应该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中国制造业要想定位清晰,就应该尽快摆脱要素驱动(劳动力要素、资源要素、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转向效率驱动(投资产出比、投资收益率),进而转向创新驱动(以美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如3d打印。

第三,中国制造业应该向高科技公司学习,尤其是软件公司。中国有一个软件云工厂,它不仅可以分解和分包目标任务,还可以自动组装程序。这项创新颠覆了软件业,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制造业也会经历这样的变化。

日本的启示:工匠精神和可靠性的提升

oki国际采购总经理陈智强在日本制造业工作了20多年。他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和二十年前的日本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制造业也面临着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样的问题。经过20年的发展,所有的日本制造企业都生存了下来,活得很好。当时,他们的劳动力、土地、水和电的成本都高于今天的中国,他们生存下来主要是因为转型。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这种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精益制造,利用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和精细化。最近,互联网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买日本”。据统计,2015年1月至12月,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总消费达到800亿元。他们不再购买昂贵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而是主要购买日用品。“爆炸性地购买日本”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比我们做的东西更好更精致。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第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日本,质量和可靠性是两个概念,好的质量不一定就是好的可靠性。松下和夏普是产品质量好的企业代表。三菱电机不仅质量好,而且可靠性高,其产品可用于附加值较高的客户。中国的制造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例如,如果企业生产的螺钉用于玩具等消费品,利润是可以想象的,但如果用于飞机、医疗器械和人工关节,利润就大不相同了。机器、手段和材料是一样的,但质量和可靠性是不同的。如果企业产品的价格和利润比几年前高,这意味着你的企业已经成功转型。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第三,中国中小企业可以以国内同行业冠军企业为参照标准。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确定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欧洲的启示:科技M&A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英国风险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冰在英国生活了13年,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变化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她相信国际M&A将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2012年,许多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走出国门。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中英企业家峰会召开。此后,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制造企业在内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收购欧洲的企业,以提升其技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甚至一些北方城市的政府都在引导企业走出去。然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的经验较少,因此他们需要意识到诸如“买什么”、“如何评价一项技术”以及“这项技术能否落地”等问题。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此外,中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德国的产权整合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德国汉诺威的成功模式在于产权的整合。一个著名的欧洲城市或企业背后一定有一所大学,每一个地方都结合了产权的整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在这场制造业的突围沙龙中,3d打印机被放置在现场,印刷的作品引起了围观者的驻足。该3d打印机是华南地区第一台金属3d打印机,由佛山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开发,是一家民营企业。

中南机械董事长关旭认为,中小企业转型创新非常困难,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融资和人才的困难。但是,中南机械不怕困难,所以人才很难自己培养技术人员,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中南机械“金属3d打印机”的发展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参观了美国的一家汽车改装厂后,关旭深受启发。一个老板要求把他的特斯拉汽车外壳换成碳纤维外壳。改装厂正在用3d打印机打印改装后的外壳。现在改装厂的改装外壳的销量比改装厂十年的销量还要高。这件事深深打动了他。回国后,关旭开始开发3d打印机。华南理工大学从事3d研究已经十多年了,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合作。

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通过这次合作,中南机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特别强,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特别强。双方的合作也有助于华南理工大学的相关团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

中南机械的创新案例只是中国数百万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投资和创新的重要性,创新驱动的制造业升级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和产学研依靠市场合作、技术合作和生产合作,这将使大学、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和企业受益。

中国制造:需要凤凰涅槃和重生

智库北京战略中心总经理任国刚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制造企业要有凤凰涅槃重生的精神,这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多数企业只考虑自己的饮食,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但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不得不重新创业,重新奋斗呢?因为这是中国社会需要的一种感觉。

此外,中国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志刚智库创始人王志刚认为,中国像一条长龙,中国领导人已经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龙身仍处于工业时代,龙尾仍处于农业时代。中国的制造业也将多元化。不仅有一些企业涉足3d打印等世界领先技术,还有一些企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他们可能会通过海外并购提高自己的制造或品牌能力。此外,也有一些企业不一定生产高科技产品,但他们必须有一个像日本一样完善的框架体系。

标题:多元路径破解制造业困局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