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3字,读完约4分钟

消费者金融机构错位竞争的场景赢得了世界?

我们的记者李玉民从北京报道

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全面放开和政策的暖风,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进入金融消费金融的“蓝海”。

财务部副总经理周世保在最近举行的“消费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当前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银行、特许消费金融公司、电子商务巨头和一些小型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在不同机构的竞争中,消费金融的五大要素是客户获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资本成本、运营能力和人员培训。

不同机构的错位竞争

自今年年初以来,在消费金融领域再次推出了令人鼓舞的政策。3月24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培育和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改善和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越来越热,市场进入主体多元化。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项目已延伸至全国,传统银行信用卡和消费信贷市场的分销也在加快。许多互联网组织都在深入培育细分领域,消费金融领域也有从“蓝海”向“红海”转变的大趋势。

不同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各有利弊。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强,资本成本低,主要经营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存在制度僵化、时效性差的缺点。与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对不同的客户更加灵活和高效。阿里、京东等电子商务巨头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大量的场景和流量,通常使用大数据进行风险控制,效率高、成本低。

消费金融机构错位竞争 得场景者得天下?

相比之下,一些创业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竞争力较弱。它们是不均衡的,包括线上和线下,客户获取成本高,缺乏真实的交易场景,抗风险能力弱。这样的公司只能在细分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手机贷款公司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行的消费金融主要是信用卡客户,发展比较早,都是为消费金融金字塔顶端的客户服务的。消费金融公司服务于中间客户,而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于更多未被这些机构覆盖的人。”

何郭彤表示,与前两类机构相比,网络金融机构有更高的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生存之道是避免与银行和其他机构的正面竞争。移动贷款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网上全过程风险控制系统,为已经进入社会的小白领和蓝领客户提供现金支付。周转服务。”

风险管理是每个金融机构的必修课。安硕信息是一家信息技术企业,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安硕信息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张金锐表示:“目前消费金融产品比较同质,未来消费金融竞争的关键是产品创新能力。”

张金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作为一项零售业务,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无论是银行信用卡中心还是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通常都需要大约三年才能实现盈利。如果它是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它还需要大约10万名客户才能生存。

争夺消费场景

在周世保看来,基于情景的融资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他说,在这种情景下,它具有较低的客户获取成本、容易聚焦、较高的用户粘性、已知的真实贷款目的、完整的交易闭环和易于复制的特点。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从业者的认可。目前,支付宝的“花白”和京东的“白条”在电子商务消费场景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了获取交易场景和积累交易数据,银行也开始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周世保表示,目前重要的应用场景包括教育、租赁、旅游、购物、家居装修、汽车等。消费金融在同一个城市起步较晚,但它在现场有一定的优势。“58金融”依托58个城市租房、二手房、新房、商铺转让、二手车、新车、装修等平台的具体场景,充分掌握用户的信用状况,了解用户贷款的目的,最终将贷款融入交易场景。”

周世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58金融已经为租车客户发放了“58个月付款”,为购车者发放了新车和二手车分期贷款,为小经销商发放了“汽车经销商贷款”,为装修需求发放了“家庭装修贷款”,为岳麓等家政服务发放的小额贷款即将推出。

(编辑:马春元,电邮:梅西@ 21京基)

标题:消费金融机构错位竞争 得场景者得天下?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