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3字,读完约8分钟

一年前,天津、广东和福建在上海之后正式上市,并加入了自由贸易试验区2.0阵营。

一年后,这些受益于政策暖风的地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个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成长特点,它们都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前进。

其中,天津作为北方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已成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定位,服务京津冀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殊使命。

经过一年的快速运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的90项具体任务中有49项已经完成,占总任务的54%。然而,三至五年的初步目标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

改革的步伐远未停止。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阎庆民表示,正在与河北省有关部门研究曹妃甸作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延伸。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基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京津冀地区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是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两个创新案例。

四个自由贸易区各有优势

上海自由贸易区于2013年9月首次成立。此后,2014年11月,自贸区的面积扩大,12月,广东、天津和福建三个自贸区获准设立。

自去年4月21日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

从地理角度看,目前的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区覆盖了中国东海岸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市群,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

去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造了上海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区域所在的经济功能区创造了上海11%的国内生产总值。位于自由贸易区的南沙使广州的对外贸易增长了2.9个百分点,而同样拥有自由贸易区的福州和厦门使该省的出口增长了0.86个百分点。

从定位来看,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有所不同。首先,上海自由贸易区以长江经济带为基础;福建自由贸易区以闽台合作为重点,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作用;广东自由贸易区以粤港澳合作为基础,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和澳门的开放优势,实现良性互动。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有着自己的特色,被国家赋予了服务京津冀的重任。此外,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相比,天津自由贸易区具有更加突出的区域特色,包括东江区、空港区和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分别在金融租赁业务、高端制造业(爱吉、净值、信息)和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张剑平认为,四个自由贸易区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起点和平台。现在FTZ的实验非常重要和关键,也是未来整个经济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场。

根据张剑平的分析,如果深圳经济特区承担了打破计划经济僵局的重任,那么这一轮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际上承担了转变中国政府职能、加快形成改革开放新的高地平台的重任,可以起到集聚新一轮国际国内资本、形成一些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不同特点也带来不同的优势。以天津为例,租赁业的发展在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天津保税区共有租赁公司1754家,其中飞机租赁600多家,约占全国的90%,船舶租赁80家,约占全国的80%。

天津已经形成了许多可以推广的经验

随着租赁业的快速发展,天津保税区也形成了一些改革经验,值得在中国和京津冀地区推广。

目前,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正在委托南开大学、毕马威等机构,在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之际,对制度创新的有效性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已完成评估报告初稿。两个机构都认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在过去一年得到了大力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许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蒋光建表示,基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的新模式是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最佳创新实践案例。

严庆民强调,在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天津显然应该突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全国性的试点体系,同时应该发挥区域转型的平台窗口作用,提高质量和效率。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张爱国表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创新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并针对国际高标准的投资和贸易规则进行“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这对加快建设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许多去天津保税区“淘金”的企业挂在嘴边的不再是“政策红利”,而是“制度红利”。

随着各项制度创新措施的实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红利不断释放,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

数据显示,2015年,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105个,同比增长1.2倍,占全市新增注册市场主体总数的10%,注册资本3890.6亿元,同比增长2.2倍,占全市的51%;其中,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的有72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有856家。

今年1-3月,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713个,增长29%;注册资本1394.5亿元,增长150%。截至今年3月底,自由贸易试验区共有39,960个市场参与者,其中包括2,650家外国企业。

天津自由贸易区的扩建计划正在等待批准

服务京津冀是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一件大事。

在各方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建成10个陆港,京津冀地区实施了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整体物流成本降低了近30%。

此外,北京、天津、河北实行跨地区检验检疫“通知、一般检验、一般放行”和“直接进口、直接出口”的一体化模式,平均每批货物节省0.5天通关时间,每标准箱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口岸快速放行率达到88%,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

“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天津自贸试验区还建立了跨省市统一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平台。”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局副局长王庆升介绍说,京津冀三省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建立了统一的互联网税收平台,实现了资质互认、征管互助和信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跨地区企业的税收便利化水平。

在蒋光建看来,服务京津冀不仅是天津保税区的特色,也是最大的难点。事实上,在制度层面上,今年年初,天津自贸区制定并发布了《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重点实施“1331”工程。

具体来说,“1331”工程是“一个机制”:天津保税区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三个促进”:推动自贸区改革经验在天津复制,推动自贸区改革经验在北京和河北省复制,推动京津冀区域拓展;推进“三个一体化”:推进京津冀通关和港口物流一体化,推进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推进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一批项目”,即23个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将在国家部委的指导下,由三个省市联合建设。

天津自贸区一年快跑完成总任务54% 拟扩围至曹妃甸

蒋光建表示,上述计划的实施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即服务京津冀并不仅仅取决于天津,包括天津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要照搬到河北和北京,这需要国家有关部委的同意,涉及到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北京和河北需要的是一个需要三方沟通的问题。第三,这些项目的建设,包括这些机制的建立,应该说涉及许多利益和调整,因此有许多协调工作要做。”他说。

蒋光建透露,“在不久的将来,三地的业务部门将举行例行的牵线搭桥会议。我们将把这个计划带到牵线搭桥的会议上,与北京和河北的商界领袖进行讨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伟明告诉《商业日报》,中央商务区目前正在探索建设京津冀总部集群。依托商务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我们将积极承接首都中央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的总部减免,加快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全国民营企业的国家总部、职能总部和地区总部的集聚。

郑维明表示,目标是努力建成体制先进、机制灵活、开放度高、环境优越、功能完善、产业高端的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和支持京津冀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据了解,该地区40%~50%的实际注册企业来自河北、天津等地。“这个比例仍然很高。”郑维明表示,中央商务区能够吸引北京和河北企业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地方政策和交通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此外,闫庆民透露,曹妃甸正在与河北省有关部门研究作为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延伸区。将天津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曹妃甸地区的计划已经公布,正在等待批准。

标题:天津自贸区一年快跑完成总任务54% 拟扩围至曹妃甸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