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3字,读完约7分钟

特邀嘉宾: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炎

持证人:我们的记者李兰

继去年股市异常波动后,票据案件频繁发生。最近,一向被认为更安全的电子账单也爆发了,引起了很多关注。监管部门出台相关管理措施,进一步严格控制票据风险。

是什么导致账单风险一再发生?商业银行防范相关风险有哪些困难?更严格的监管将如何影响票据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独家采访了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炎。作为票据业务专家和浙商银行金庸票据库的总设计师,徐仁炎分析了目前票据市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从银行的角度解构了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主持人:今年以来,“法案”成为财经专栏的热门词汇。究其原因,在于各种风险案例的频繁曝光,许多人“谈票色变”。作为专业人士,你能先介绍一下目前票据市场的基本情况吗?

徐仁燕:近年来,企业发行的票据越来越多。据统计,2015年,全国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总额达到22万亿元。目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买方市场形成于企业的购销环节。票据作为买卖双方最容易接受的融资结算工具,被广泛使用。

就目前的票据市场而言,企业持票人的票据网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首先,进入银行主导的票据贴现市场,即从事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形成的银行间票据市场。2015年,金融机构贴现和再贴现累计完成102.1万亿元,同比增长68.2%。

二是进入中介主导的票据交易市场。目前,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有一半以上没有在银行贴现,成为保险柜中的“闲置”存款票据。这是因为银行不愿意贴现大量的“两小一短”票据(小银行承兑汇票、小面额汇票和短期汇票)。因此,票据中介通过低价收购满足了票据持有企业的现金需求,然后将它们出售给其他有支付结算需求的企业赚取差价,从而形成票据交易市场。

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三是进入银行主导的票据质押市场。也就是说,符合要求的票据被用作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其他融资业务的抵押品。除了传统的票据质押交换和质押贷款,近年来创新的票据池业务支持企业将银行承兑汇票(包括“两小一短”票据)放入票据池进行动态质押,办理各种融资业务。

主持人:那么,你对最近的票据风险案例有什么看法?这些案例暴露了哪些风险点?

徐仁炎:最近的票据业务案例大多是在贴现、再贴现、回购等业务领域,有票据中介的参与甚至控制,风险敞口转嫁给银行机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票据交易的背景是不真实的。票据法以“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票据行为的基础,监管部门颁布的票据业务法规也强调交易背景的真实性。然而,在当前的票据市场上,对于票据的交易背景,尤其是大面额、长期限的票据,仍然存在很多疑问。票据中介通过伪造交易背景和篡改增值税发票制造“融资票据”,一些中介甚至与一些中小银行机构合作,通过与运营商“打包”进入票据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其次,少数银行机构票据业务内部控制薄弱。从最近的票据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方法并不复杂,程序也很简单。但是,少数银行机构对票据业务内部控制薄弱,导致规章制度失效,对业务授权、合同签订、票据检查、转账托管、银行间账户管理控制不严。他们过于信任对手,信任票据中介,甚至违反行业的“潜规则”。

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第三,票据中介机构走投无路。私人票据中介是混合的。一些票据中介打着买卖票据的旗号,伪造交易背景信息,骗取银行承兑或贴现,甚至冒险从事非法集资、配股、合同欺诈等非法活动,增加了票据市场的风险。在去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前,票据中介利用银行机构的渠道,假借票据业务进行非法融资,甚至骗取银行资金。此后,一些票据中介遭受了重大损失,无法偿还债务。随着票据的到期,风险也随之暴露。

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主持人:鉴于上述风险,您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浙商银行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徐仁炎:从浙商银行的实践来看,我们一直要求加强票据业务的审核和管理,严格管理交易对手资格,明确规定不得与票据中介机构或“基金经纪人”进行业务往来。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应用“金庸票据池”服务企业“两小一短”票据,拓展票据市场的“蓝海”,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金庸票据池是浙商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建立的综合票据服务平台。截至2016年6月底,现金激增票据池累计融资超过3000亿元,融资余额近1000亿元,节省客户财务成本约4亿元,有效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票据风险防控方面,票据池业务有几个独特的优势。

一是提高客户粘性,增强票据真实性。金庸票据池创新了池融资业务模式,支持银行票据、商业票据和信用证质押融资,解决了企业流动性管理问题,促进了银企紧密合作,有效解决了单一票据交易背景的真实性。

二是提供全面的票据服务,确保资金安全。现金喷涌票据池通过票据动态质押、集团额度调整、额度转让定价等功能,解决了票据管理的主要问题;通过实时查询、“直通车”、超期贷款等功能,可以防范假票风险,盘活“两小”票据资源,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跟踪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

三是大力推进电子票据业务,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浙商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广使用电子票据和集合质押融资,2016年上半年进入集合的电子票据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总量的11%和40%。电子票据业务不仅简化了票据操作程序,而且增强了票据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主持人:监管部门一直非常重视票据风险。他们一再警告银行和票据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央行一直在大力推广电子票据。频繁的风险和更严格的监管将如何影响票据市场?你认为票据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徐仁炎:虽然票据中介解决了一些企业“两小一短”的票据结算问题,但在逐利的驱使下,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票据中介业务,而是涉足了大量的银行间贴现和再贴现市场,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提供了一个资源平台,打起了监管的“边缘球”,扰乱了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此,有关部门十分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正在建设电子票据交易系统,这将促进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票据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虽然最近有一些电子售票的案例被曝光,但据相关报道,问题不在于电子售票系统,而在于银行间开户的过程中。犯罪分子成功地在银行间账户的幌子下开设了一个账户,并连接到电子售票系统来开具发票,这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我相信风险的暴露会加速票据市场的成熟。银行机构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票据风险,将加强票据业务管理,规范票据市场秩序,逐步稳定票据市场。通过消除“泡沫”和“癌症”,票据市场将回到其原始和正常状态。

标题:银行强化管理紧迫性凸显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