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8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敏从北京报道

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了。虽然现在是传统房地产市场的淡季,但在一些中小城市,春节期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营销机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年来,以回头客为主要目标的房地产营销呈上升趋势。尽管大多数“顾客”会在假期后回到主要的一线和二线城市,但仍有零星的交易案例。

人口迁移是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许多房地产企业对区域市场的判断中,“人口净流入”是一个重要指标。从区域市场来看,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过剩可以通过城市化来解决,而人口流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但现实并不乐观。根据许多机构的研究,虽然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但在城市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改变人口向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迁移的趋势。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三线和四线城市的去转型压力在短期内不会解除。

“居者有其屋”还没有成为主流

在董力的概念中,春节并不意味着假期的到来。作为鲁西南一个城市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总监,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很少在春节期间得到足够的休息。

“在过去的几年里,从新年的第三天起,就有人来看房子。”董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从其他地方返回的人群是看房的主力军。由于春节假期时间有限,他们倾向于关注几个房地产项目。而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有零星的交易记录。

近年来,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和一线、二线城市的严格限制,“返乡潮”一度出现。由于春节是一年中人口流动最大的时期,一些房地产项目针对这一人群提出了“回家买房子”的概念。

这背后有两个重要的背景。首先,作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已经提出,中小城镇面临发展机遇。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资源配置方面,与大城市的差距也在缩小。其次,经过前几年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小城市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现象,剩余库存亟待消化。

地方政府很清楚这一点。最近,内蒙古、福建、重庆、湖南等地相继出台了房地产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税费、取消行政限制等。,旨在消化库存。在一些中小城市,详细的政策甚至包括奖励某些特定买家群体的条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预计后续省份将出台不同的房地产库存政策。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预计将在今年第一季度遭遇一轮密集的政策宽松,旨在消化库存。

但业内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在大多数中小城市,与城市居民需求的提高和农民购买城市住房的需求相比,返乡购房者的比例普遍较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很难成为主流。

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返乡群体不愿意留在家乡,而是倾向于扎根于区域中心较好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此外,中小城市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和综合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春节期间返乡群体的有效需求仍然是少数。

人口密码背后的房价

在微观视角的背后,人口流动呈现出另一个大趋势。

第一次移民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知青和分权干部的回归带来了一波城乡移民潮。特别是1984年以后,国家逐步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但从区域来看,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该省。

第二次移民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人口迁移和流动进入快速升级周期。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登记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迁移增加了近四倍。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移民比例继续增加,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保持净移民。

第三次移民发生在21世纪以来。全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速度持续增强: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仍占绝对优势;虽然西部地区有大量的人迁出,但他们仍有一定的凝聚力;中部地区首次成为净移民区。

这一趋势将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信建投指出,一线城市应继续成为房企的优先选择,因为它们长期享受着国外高质量人口流入带来的人口红利;靠近三大经济圈的次中心城市,其丰富的资源对高素质人才具有吸引力,也应成为房企的重点。

相比之下,人口净流出省份的非核心城市被归类为“警惕选择”。其中,有两个地区是过去人口外流最严重的地区:除成都、重庆和贵阳外的川西渝黔连续区;在东部,有一个从浙西南到闽西的连续区域。此外,近年来,东北三省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外流趋势。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在这些“警惕选择”领域也值得警惕。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是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但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只有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才能打破这一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不是好消息。一些专家指出,虽然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是巨大的空,随着新的需求放缓,下降的房地产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标题:新人口迁徙难缓地方楼市

地址:http://www.pyldsnkxy.com/pyxw/4473.html